首页 > 财税工具箱 >工具箱详情

财务集中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区别

高顿M云 发布于: 2025-08-20 14:11 阅读: 82

前两天有朋友问,有没有很直观的图,把财务集中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区别形象的展示出来。我想了想,没图,但可以尽量形象的说清楚。

01 定义

1、财务集中,其实没有太权威的定义,从实际情况看,我先试着做个定义:把财务相关业务拿到总部统一处理。从我接触到的企业实践看,财务集中模式,有的企业叫会计核算中心,有的干脆没有独立组织架构,只是在总部财务部设置一个独立团队,把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、资金结算、税务业务集中到一起处理。

2、财务集中的特征是:相对规模不大(当然也不小)的企业,更偏向于“强化财务监督、财务管控”定位的初衷做集中,业务量和人员编制都不多,与总部财务管理职责切分并不清晰,没有复杂的财务系统建设。

3、为什么是这个定义、这个特征。因为,纯粹是企业规模小、业务量小、财务人数少,很多财务共享的工具和方法用不上。大组织才需要负责的管理工具,小组织喊一嗓子就够了。

4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,我也给一个我的定义:中大型企业或者集团,经过流程改造、信息系统建设、同质业务分类、组织模式变革等措施,把分子公司的财务相关业务集中到一个低成本地区集中处理,并向分子公司做出业务处理承诺,以达到降本增效、强化财务管理的目的。

5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征也出来了:因为企业规模大,业务量大,经营事项复杂,财务人员多,需要的管理手段就多。所以会涉及到流程和制度标准化、大量的信息系统建设或改造、集中后业务重新分类处理以达到高效和高质量、组织模式会变革、地址不一定跟总部在一起、 财务共享一定会独立与财务部、财务共享会向分子公司做出服务承诺、共享建设目的既包括管控也包括降本增效。

02 区别

基于以上,我们来聚焦一下区别:

1.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适合大型企业,经营事项多,财务作业量大,财务人数多,财务业务复杂。一般10-20人以上,就可以定义为共享服务了。也就是说,从管理跨度讲,1个人直接管理10个人,1-2个人管理10-20个人合适。再多,大概率需要上管理手段。财务集中、会计核算中心反之。

2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定要做流程制度的标准化建设。财务集中不一定。标准化建设是为了提高作业时效,也为了提高作业质量,是为了应对紧急事项,也是为了更好的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。集团化企业业务量大、人员多、作业复杂,靠喊、靠老带新不行,一定要有标准化手册。

3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定要做同质业务再分类,相似业务由同一个团队来处理,类似费用组、应付组这样的设置。财务集中不一定,有可能类似代理记账模式,一个人处理几个子公司的业务。理由同上。

4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定会朝着降本增效和监督管控的定位发展,设置还包括体验定位、数据中心、创新中心、人才培养中心等。财务集中不一定。

5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概率会有财务共享运营平台、影像系统,数量较多的RPA流程机器人,大概率会有财务智能审核这样的智能化应用。财务集中不一定,因为量不够大,投产比不合适,没有也行。

6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关注作业水平,比如作业时效、作业质量、作业成本、业务满意度等,甚至大部分财务共享会签SLA(先不管是否坚决执行),会有自己的客服团队。财务集中不一定。

7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概率要有运营管理职责,前边说的标准化、作业水平监控、信息系统建设、发展定位等都需要运营管理职责来推进。财务集中不一定,人少事少。

8、汇总一下,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用更科学的方法、工具实现更量化的财务管理指标,财务集中少很多。

来源:财务管理研究

财税实务

重要声明:

本栏目的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,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请及时向高顿继续教育反馈,
本文系作者授权高顿继续教育发表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电话
    (400-999-9083转2)(18621579081)
    节假日及夜间请拨打
    13040636173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客服
    扫码添加
  • APP下载
    高顿教育APP
    扫一扫下载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收起
切换M站——高顿继教